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深入解析Angular Component的源码示例
阅读量:698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389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2 分钟。

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剖析Angular Component的源码示例,写的十分的全面细致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对此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学习下。如有不足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。

Web Component

定义

W3C为统一组件化标准方式,提出Web Component的标准。

每个组件包含自己的html、css、js代码。

Web Component标准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的概念:
1.Custom Elements(自定义标签):可以创建自定义 HTML 标记和元素;
2.HTML Templates(HTML模版):使用 <template> 标签去预定义一些内容,但并不加载至页面,而是使用 JS 代码去初始化它;
3.Shadow DOM(虚拟DOM):可以创建完全独立与其他元素的DOM子树;
4.HTML Imports(HTML导入):一种在 HTML 文档中引入其他 HTML 文档的方法,<link rel="import" href="example.html" rel="external nofollow" />。

概括来说就是,可以创建自定义标签来引入组件是前端组件化的基础,在页面引用 HTML 文件和 HTML 模板是用于支撑编写组件视图和组件资源管理,而 Shadow DOM 则是隔离组件间代码的冲突和影响。

示例

定义hello-component

使用hello-component

  
Web Component

从以上代码可看到,hello.html 为按标准定义的组件(名称为 hello-component ),在这个组件中有自己的结构、样式及逻辑,然后在 index.html 中引入该组件文件,即可像普通标签一样使用。

Angular Component

Angular Component属于指令的一种,可以理解为拥有模板的指令。其它两种是属性型指令和结构型指令。

基本组成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,  template: 'Demo Component'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}
  • 组件装饰器:每个组件类必须用@component进行装饰才能成为Angular组件。
  • 组件元数据:组件元数据:selector、template等,下文将着重讲解每个元数据的含义。
  • 组件类:组件实际上也是一个普通的类,组件的逻辑都在组件类里定义并实现。
  • 组件模板:每个组件都会关联一个模板,这个模板最终会渲染到页面上,页面上这个DOM元素就是此组件实例的宿主元素。

组件元数据

自身元数据属性

从 core/Directive 继承

几种元数据详解

以下几种元数据的等价写法会比元数据设置更简洁易懂,所以一般推荐的是等价写法。

inputs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,  inputs: ['param']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 param: any;}

等价于: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 @Input() param: any;}

outputs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,  outputs: ['ready']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 ready = new eventEmitter
();}

等价于: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 @Output() ready = new eventEmitter
();}

host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,  host: {    '(click)': 'onClick($event.target)', // 事件    'role': 'nav', // 属性    '[class.pressed]': 'isPressed', // 类  }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 isPressed: boolean = true;   onClick(elem: HTMLElement) {    console.log(elem);  }}

等价于: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 @HostBinding('attr.role') role = 'nav';  @HostBinding('class.pressed') isPressed: boolean = true;     @HostListener('click', ['$event.target'])  onClick(elem: HTMLElement) {    console.log(elem);  }}

queries - 视图查询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,  template: `        
Demo Component
`, queries: { theInput: new ViewChild('theInput') }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theInput: ElementRef;}

等价于:

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demo-component',  template: `        
Demo Component
`})export class DemoComponent { @ViewChild('theInput') theInput: ElementRef;}

queries - 内容查询

  • {
    {item}}
  • @Directive({ selector: 'li'})export class ListItem {}@Component({ selector: 'my-list', template: `
    `, queries: { items: new ContentChild(ListItem) }})export class MyListComponent { items: QueryList
    ;}

    等价于:

    @Component({  selector: 'my-list',  template: `    
    `})export class MyListComponent { @ContentChild(ListItem) items: QueryList
    ;}

    styleUrls、styles

    styleUrls和styles允许同时指定。

    优先级:模板内联样式 > styleUrls > styles。
    建议:使用styleUrls引用外部样式表文件,这样代码结构相比styles更清晰、更易于管理。同理,模板推荐使用templateUrl引用模板文件。

    changeDetection

    ChangeDetectionStrategy.Default:组件的每次变化监测都会检查其内部的所有数据(引用对象也会深度遍历),以此得到前后的数据变化。

    ChangeDetectionStrategy.OnPush:组件的变化监测只检查输入属性(即@Input修饰的变量)的值是否发生变化,当这个值为引用类型(Object,Array等)时,则只对比该值的引用。
    显然,OnPush策略相比Default降低了变化监测的复杂度,很好地提升了变化监测的性能。如果组件的更新只依赖输入属性的值,那么在该组件上使用OnPush策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
    encapsulation

    ViewEncapsulation.None:无 Shadow DOM,并且也无样式包装。

    ViewEncapsulation.Emulated:无 Shadow DOM,但是通过Angular提供的样式包装机制来模拟组件的独立性,使得组件的样式不受外部影响,这是Angular的默认设置。
    ViewEncapsulation.Native:使用原生的 Shadow DOM 特性。

    生命周期

    当Angular使用构造函数新建组件后,就会按下面的顺序在特定时刻调用这些生命周期钩子方法:

    结语

    感谢您的观看,如有不足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cqjpl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Android之查看外部依赖jar的源代码_android private libralies does not allow modifications to source...
    查看>>
    Redis中的关系查询(范围查询,模糊查询等...)
    查看>>
    Git常用命令总结【转】
    查看>>
    【转载】GUID vs INT Debate
    查看>>
    Hadoop Hive概念学习系列之hive里的分区(九)
    查看>>
    间歇性失业了
    查看>>
    【Xamarin.iOS】使用UrhoSharp将3D模型带入增强现实生活
    查看>>
    Linux 内核驱动--多点触摸接口【转】
    查看>>
    Button在android程序中的初始化思路
    查看>>
    iOS: 数据持久化方案
    查看>>
    iOS开发-UICollectionView实现瀑布流
    查看>>
    MOSS点滴(4):实现Form认证
    查看>>
    Sql Server2005 Transact-SQL 新兵器学习总结之-窗口函数(OVER)
    查看>>
    判断一个图是否有环 无向图 有向图
    查看>>
    C++只允许实例化一次的类
    查看>>
    闲谈.Net类型之public的不public,fixed的不能fixed
    查看>>
    5.5. 怎样写注释信息
    查看>>
    Android高级界面组件的学习(三)
    查看>>
    DDD 领域驱动设计-谈谈 Repository、IUnitOfWork 和 IDbContext 的实践(3)
    查看>>
    JVM 常量池理解
    查看>>